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4-10-21

4855次浏览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耳部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等。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感冒、保持鼻腔通畅、避免耳部进水等。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耳部疾病,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问题。以下是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的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呈水平位,故鼻咽部的液体易经此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从而引发中耳炎。

小儿的鼻腔和鼻咽部存在腺样体组织,若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的通气引流,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小儿患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时,鼻腔分泌物可能倒流至鼻咽部,刺激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在游泳、跳水等活动中,若水进入外耳道,未及时清理,也可能引发中耳炎。

2.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听力下降:小儿可能会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时将音量调得很大。

耳鸣:耳部可能会出现嗡嗡声或其他异常声音。

耳痛:部分小儿可能会出现耳部疼痛,但通常不明显。

摇头:小儿可能会通过摇头来缓解耳部不适。

抓耳:小儿会用手搔抓耳部,以减轻耳部的瘙痒感。

3.如何诊断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耳部检查、听力测试等方法来确诊。

耳部检查包括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等,以了解耳部的具体情况。

医生可能会根据小儿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患有分泌性中耳炎。

4.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保持鼻腔通畅、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使用滴鼻剂等。

鼓膜穿刺抽液:如果中耳内有积液,医生可能会进行鼓膜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

鼓膜切开术:如果鼓膜穿刺抽液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进行鼓膜切开术,排出中耳内的积液。

其他治疗方法:如腺样体切除术、中耳负压治疗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5.如何预防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预防感冒:及时治疗小儿的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避免感染蔓延至中耳。

保持鼻腔通畅:及时清理小儿的鼻腔分泌物,避免分泌物倒流至中耳。

避免耳部进水:在游泳、洗澡时,注意防止水进入外耳道。

提高免疫力:加强小儿的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给小儿使用耳机,以免损伤听力。

总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耳部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小儿的耳部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就医治疗。同时,注意预防感染、保持鼻腔通畅等,也有助于预防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是一个使鼻咽腔和中耳腔相通的管子,起着调节中耳气压的作用)不通畅或阻塞后等引起的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的病理改变,并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物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易反复发作,影响听力和语言发育,需积极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保持鼻腔通畅、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腺样体切除术、免疫调节剂治疗等,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并注意预防。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听力和语言发育,需要积极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 1.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原发病,减少中耳感染的机会。 2.保持鼻腔通畅:使用减充血剂滴鼻,改善鼻腔通气,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 3.鼓膜穿刺抽液:如果中耳积液较多,可进行鼓膜穿刺抽液,减轻中耳负压。 4.鼓膜切开置管:如果鼓膜穿刺抽液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可进行鼓膜切开置管,以保持中耳引流通畅。 5.腺样体切除术:如果腺样体肥大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在医生评估后进行腺样体切除术。 6.免疫调节剂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功能。 7.定期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了解中耳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8.注意预防: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怎么做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包括耳部消毒、切开耳道、清除积液、修复鼓膜、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等步骤。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是一种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通过手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以下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手术的一般步骤: 1.全身麻醉:手术前,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以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安静状态。 2.耳部消毒:在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 3.切开耳道:在耳后做一个小切口,以便进入中耳。 4.清除积液:使用特殊的器械清除中耳内的积液和病变组织。 5.修复鼓膜:如果鼓膜有穿孔,医生会进行鼓膜修复,以防止中耳感染。 6.放置引流管:在中耳内放置引流管,以帮助排出积液。 7.缝合切口:手术完成后,医生会缝合切口,并包扎耳部。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手术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手术前,医生会对患儿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后,患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和恢复。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建议及时就医,并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耳部健康,避免感染和过度噪音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影响。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分泌性中耳炎可先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期间需关注病情变化。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先尝试药物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听力。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黏液促排剂、鼻喷激素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中耳通气,促进积液排出。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儿出现了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术等。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耳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保持患儿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4.治疗期间应避免游泳、洗澡时耳道进水。 5.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了解听力恢复情况。 总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腺样体切除术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治疗期间家长需注意耳部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耳部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听力。以下是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的症状较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炎症,促进中耳积液的排出。 2.鼓膜穿刺抽液: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进行鼓膜穿刺抽液。这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耳内的积液抽出,缓解耳部压力,改善听力。 3.鼓膜切开术: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鼓膜切开术。这种手术需要在鼓膜上切开一个小口,以排出中耳内的积液。 4.腺样体切除术:如果孩子同时患有腺样体肥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肥大可能会导致咽鼓管堵塞,影响中耳的通气功能。切除腺样体可以改善中耳的通气状况,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5.其他治疗方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耳负压治疗、物理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孩子的耳部护理,避免感染。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避免感冒:感冒可能会加重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因此要注意预防孩子感冒。 保持鼻腔通畅: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之一,保持鼻腔通畅可以改善中耳的通气功能。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滴鼻剂等药物。 避免耳内进水:在游泳、洗澡时,要注意防止水进入孩子的耳朵。如果不小心进水,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 注意饮食: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总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因素。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孩子的耳部护理,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一岁宝宝中耳炎怎么治疗
一岁宝宝中耳炎建议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一般治疗 家长平时要注意保持宝宝耳道内的清洁,当局部出现分泌物时,应及时将其清理干净,以防病情加重。在饮食方面避免给宝宝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让宝宝多休息,可有助于疾病恢复。 2、药物治疗 症状严重时,需要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如头孢呋辛、头孢拉定、红霉素等,具有消炎、抗感染等作用。 3、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已经形成脓肿且采取保守治疗无效的宝宝,可能需要手术,如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中耳置管术等。
马银杰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三甲
中耳炎与中耳癌如何区别
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听力测试、病理检查等区分中耳炎和中耳癌。 1、临床症状 中耳炎症状局限于耳部,中耳癌患者除了会出现耳部症状外,还可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张口困难、复视、咽下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2、听力测试 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测试通常会显示暂时性的听力下降,而中耳癌患者的听力测试则可能显示永久性的听力下降。 3、病理检查 中耳炎病理检查不会发现癌细胞,中耳癌病理检查可发现癌细胞。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婴儿中耳炎的症状
婴儿中耳炎可能会有揉耳的动作、耳道流水流脓、全身症状等。 1.揉耳动作 由于婴儿不会描述耳部疼痛,可能出现有揉耳的动作,或者用手抓耳朵,并哭闹不止。 2.耳道流水流脓 感染性的中耳炎,脓性分泌物逐渐增多,压力增大,穿破鼓膜后流出脓性、血性分泌物。 3.全身症状 感染引起全身的症状,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精神差等。 婴儿中耳炎多数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揉抓耳朵、耳道流水流液以及发烧的症状后,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及时抗感染治疗。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婴儿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婴儿中耳炎的典型症状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朵流脓等,开可以出现哭闹、发热、乏力等伴随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1.耳痛、耳鸣 患儿多出现耳朵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的症状。 2.耳朵流脓 随病情进展,耳膜穿孔后,部分患者耳朵内可流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3.听力下降 部分患者可伴随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下降。 4.哭闹 由于婴儿较小,当中耳炎出现耳朵疼痛等不适时,会哭闹不止。 5.发热、乏力 患中耳炎的婴儿,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 如果确诊为婴儿中耳炎,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给予规范化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或出现不良反应。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婴儿中耳炎的居家护理方法
中耳炎大多数情况考虑细菌感染导致,婴儿的咽鼓管相对成人更加平、短,细菌更容易通过咽鼓管途径感染中耳,所以婴儿更加容易得中耳炎。婴儿中耳炎的居家护理方法需要从一般生活护理、耳部局部护理、用药护理几个方面来分析。 1.一般生活护理:平时避免感冒、受凉,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喂奶过后注意拍背、打嗝,减少因为呛奶而诱发中耳炎的几率。提倡母乳喂养、可有效的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减少生病几率。 2.耳部局部护理:如果耳道有耵聍等分泌物或者脓性分泌物,建议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干净,这样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如果有耳朵流脓,建议局部清理干净,避免脓液刺激皮肤导致局部湿疹反应。如果有鼓膜穿孔的情况,耳朵需要避免进水。 3.用药护理:抗生素的使用分为耳部局部使用和全身使用。特别是耳部用药方法尤其重要,滴药时需要先清理耳道分泌物,患耳向上,滴入适量药液后浸泡10分钟左右,方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如果婴儿患有中耳炎,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及治疗。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2个月婴儿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2个月婴儿产生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及听力下降等,但由于此时阶段的患儿并没有言语形成,因此大多数表现为用手挠耳抓耳,因耳痛严重者可以造成哭闹,入睡困难等。仔细观察也可能会发现患儿对声音的敏感性下降等情况。 因为婴幼儿与成人的解剖不同,婴幼儿的咽鼓管更接近于水平状态,更容易受到鼻腔炎症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极其容易罹患中耳炎。 据统计,将近90%的儿童在学龄前都会有至少一次的中耳炎病史,只不过在呼吸道感染后的中耳炎程度有轻有重,轻则可以治愈,重则会导致化脓,鼓膜穿孔等。 因此要积极避免新生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也要注意不要呛奶,因为可能会因为体位不当造成母乳或牛奶反流入中耳造成感染。 如果一旦发现了患儿抓耳挠耳哭闹,入睡困难等应当考虑中耳炎的可能,应去医院进行就诊,明确鼓膜状况,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杨军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一种,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病理特征是耳朵里有鼓室和积液,积液通常认为是没有细菌,但是也有研究报道认为积液里可能存在细菌,但是毒性较低。一些低毒性细菌或者病毒造成鼓室积液会造成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时期非常常见的。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也会经常出现,但是成年人分泌性中耳炎需要特别警惕,如果成年人出现单侧分泌性中耳炎,一定要排除鼻咽部是否出现问题,需要排除鼻咽癌。
彭宏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中耳炎的人可以游泳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不能游泳,中耳炎感染途径主要是来自于上呼吸道,通过咽鼓管感染进来,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穿孔的鼓膜发生感染。游泳时候,尤其是脏水会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到中耳。另外上呼吸道的游泳池里的水,也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所以这两个感染途径都会发生。因此中耳炎,尤其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病人不建议游泳。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中耳炎不吃药会自愈吗
宋海涛:中耳炎如果是轻度的,部分病人是可以自愈,如急性中耳炎。病人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了耳朵闷、耳朵痛、耳朵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此时注意休息,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部分病人可以缓解,但多数病人症状会加重,出现耳膜穿孔、流脓。对于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等着自愈,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如果明确是急性的中耳炎,要给予抗炎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头孢类或阿奇霉素类药物。局部清理外耳道的脓性分泌物以后,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一周到十天的治疗,病人通常能够治愈。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尤其在儿童时期容易形成,病人也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给予抗炎的药物治疗以及鼻腔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和鼻减充血剂进行喷鼻以后,病人的症状也会缓解、痊愈。所以患有中耳炎,还是要到医院就诊,不要在家等着自愈,有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三甲
新生儿中耳炎初期症状
新生儿因无法表达自身不适,所以当出现以下几点症状时,家长需警惕中耳炎的可能:首先,在中耳炎发病初期,患儿耳部可无流脓现象,但患儿表现为常用手抓耳,并对声音反应的灵敏度降低。其次,当家长发现新生儿耳廓处有分泌物或伴随有感冒发烧、鼻炎的情况下,考虑中耳炎的可能,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三甲
中耳炎的前兆
目前,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不同的中耳炎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局部持续性较痛的耳痛症状,婴幼童特点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其症状在出现耳道流脓后缓解。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二、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表现为耳闷堵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没有明显急性炎症的表现。三、慢性中耳炎,可伴随鼓膜穿孔或胆脂瘤形成,以反复耳道流脓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徐杨斌 副主任医师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三甲
一般中耳炎几天能好
中耳炎有很多种类型,目前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每一种中耳炎的病因、治疗周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办法确定中耳炎治疗多长时间能好。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寻找病因早期治疗及对症治疗,在一周左右能够治好,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病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大部分的分泌性中耳炎在找到病因后去除病因即可达到治愈目的。但是有一些病因难以根治,慢性中耳炎容易反复发作,疗程相对较长,同时可能存在鼓膜穿孔、胆汁瘤的形成。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的恢复情况也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其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