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8792次浏览
慢性乙肝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腹胀腹痛、尿液发黄、肝脾肿大等。
慢性乙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下是慢性乙肝炎的一些常见症状:
1.乏力和疲劳感: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即使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
2.食欲不振和恶心:乙肝炎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3.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慢性乙肝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4.肝区疼痛:右上腹部可能出现不适感或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5.腹胀和腹痛:腹部可能有胀满感和腹痛,尤其是在进食后。
6.尿液发黄:尿液颜色可能变得深黄,类似于浓茶色。
7.肝脾肿大:肝脏和脾脏可能会肿大,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
8.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蜘蛛痣(皮肤上出现的红色血管痣)、肝掌(手掌发红、出现斑点或斑块)、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在疾病的早期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忽视。如果您有上述症状,或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乙肝五项、肝功能、HBVDNA定量、肝脏超声等,以确定是否患有慢性乙肝炎,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慢性乙肝炎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1.积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以控制病情,减少肝脏损伤。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3.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HBVDNA定量等检查,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5.避免传播: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避免性行为传播,同时建议家属接种乙肝疫苗。
6.关注心理健康:慢性乙肝炎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焦虑、抑郁等。患者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之,慢性乙肝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乙肝的认知和宣传,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