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8676次浏览
胃黏膜脱垂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和症状、体征、胃镜检查、X线检查及其他检查等,综合判断可确诊。
胃黏膜脱垂是指胃窦部黏膜,尤其在大弯侧,突入十二指肠球部,甚至翻转脱入肠腔。以下是胃黏膜脱垂的诊断方法:
1.病史和症状:
上腹部疼痛:多为无规律的胀痛、隐痛或烧灼痛,进食后可加重。
恶心、呕吐:常于进食后出现,呕吐物为所进食物,无胆汁。
上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黑便或呕血。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暖气、反酸、烧心等症状。
2.体征:
上腹部压痛:多为轻压痛,无反跳痛。
肠鸣音亢进:部分患者可闻及肠鸣音亢进。
3.胃镜检查:
是诊断胃黏膜脱垂的主要方法。胃镜下可见胃窦部黏膜皱襞增粗、变长,呈脑回状或息肉样隆起,表面光滑,色泽淡红,质脆,易出血。
可同时观察十二指肠球部有无炎症、溃疡等病变。
4.X线检查:
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黏膜脱垂的程度和范围。
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进一步行CT等检查。
5.其他检查: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
大便潜血试验:可帮助判断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胃黏膜脱垂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体征、胃镜及其他检查结果。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检查结果不明确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或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