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773次浏览
细菌性心内膜炎并发肾损伤有泌尿系统表现、肾梗死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损伤三种类型,表现多样,需与感染性心内膜炎鉴别,明确诊断后主要采取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措施。
根据细菌性心内膜炎(BE)并发的肾损伤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①泌尿系统表现;②肾梗死;③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损伤。
泌尿系统表现:可有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可伴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偶见急性肾衰。
肾梗死:临床表现为腰痛、肋脊角叩痛、血尿,可有低热。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损伤:除上述表现外,还常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血沉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全身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上,出现上述任何一种肾损伤表现,都应高度怀疑BE相关肾损伤。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尿常规、肾功能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积极控制感染: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疗程要足够长,以彻底清除病原体。
2.对症治疗:如降压、利尿、纠正贫血等。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肾损伤,如肾梗死导致肾脓肿、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肾功能等。
总之,BE相关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