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1435次浏览
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邻近感染病灶、职业及环境因素、全身因素、鼻腔用药不当等原因引起,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慢性炎症,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急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症,如果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炎症可能会迁延不愈,演变成慢性单纯性鼻炎。
2.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窦炎、鼻息肉等,可导致鼻腔通气不畅,长期慢性刺激鼻黏膜,引起炎症。
3.邻近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可导致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鼻黏膜,引起鼻炎。
4.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或反复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如粉尘、有害气体、化学物质等,或长期处于干燥、高温、多风的环境中,可损伤鼻黏膜,引起炎症。
5.全身因素:如贫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导致鼻黏膜血液循环障碍,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鼻炎。
6.鼻腔用药不当:长期使用滴鼻净等血管收缩剂,可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或加重鼻炎。
对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疾病,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2.药物治疗: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等减轻鼻黏膜炎症,改善鼻塞症状。
3.对症治疗:如使用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
4.手术治疗:对于鼻甲肥大等严重影响鼻腔通气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鼻炎。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对于儿童患者,应特别关注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因鼻炎影响生长发育。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和婴儿相对安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