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2294次浏览
粘连性中耳炎是中耳传音结构之间的纤维性粘连,影响中耳传音功能,其病因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部外伤、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面神经功能,手术治疗为主,预防感染可减少发病风险。
粘连性中耳炎是中耳传音结构之间的纤维性粘连,从而影响中耳传音功能。其病因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泌性中耳炎:是粘连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导致中耳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形成中耳积液,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积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渗出并沉积,可导致中耳粘连。
2.中耳胆脂瘤:破坏周围骨质,导致中耳粘连。
3.耳部外伤:如鼓膜外伤后继发感染,可导致中耳粘连。
4.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变可深达骨膜、骨质,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中耳粘连。
5.其他:如中耳放疗、耳内药物使用不当等,也可引起中耳粘连。
粘连性中耳炎可导致传音结构固定,中耳传音功能下降,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粘连性鼓室硬化,影响面神经功能,出现面瘫等并发症。
对于粘连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轻度粘连,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等。对于粘连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等。
此外,预防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部感染;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疾病,防止中耳炎的发生;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避免耳部受到噪声刺激等,都有助于预防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
总之,粘连性中耳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可严重影响听力。对于粘连性中耳炎,应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应注意耳部卫生,积极预防耳部感染,以减少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