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899次浏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因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或血行感染引起,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听力,需及时就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咽鼓管途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和病毒可通过咽鼓管途径直接感染中耳,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不恰当的擤鼻:如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可导致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游泳:跳水时,若水进入外耳道,可将外耳道内的细菌带入中耳,引起感染。
2.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外伤:鼓膜外伤后,外耳道内的细菌可经鼓膜穿孔处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外耳道炎:外耳道炎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外耳道内的脓液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3.血行感染: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通过血行感染引起,常见于婴幼儿,由于其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血管和淋巴管相通,感染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也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中耳,引起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鼻部疾病等,更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此外,不正确的擤鼻方法、游泳时呛水等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听力。因此,一旦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避免用力擤鼻,预防感冒等,以减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