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4700次浏览
小儿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生于女孩,与尿路生理解剖特点、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其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诊断主要依靠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等。
小儿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女孩,通常与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小儿尿路感染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一、原因
1.小儿的尿路生理解剖特点
(1)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尿液引流不畅。
(2)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斜埋在膀胱黏膜下,走行一段后才进入膀胱壁,易使尿液反流。
(3)女孩儿尿道短,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
(4)男孩儿包茎或包皮过长,易使尿道口藏污纳垢。
2.机体免疫力低下
(1)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产生不足,容易发生感染。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3.其他因素
(1)尿道口周围细菌的逆行感染,如尿布疹、蛲虫感染等。
(2)医源性因素,如导尿、膀胱镜检查等。
二、症状
1.膀胱炎
(1)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哭闹。
(2)尿液混浊,有时可见血尿。
(3)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
2.肾盂肾炎
(1)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3)可有血尿、蛋白尿等。
三、诊断
1.尿液检查
(1)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
(2)尿培养:可检测出病原体。
2.影像学检查
(1)B超:可了解肾脏、输尿管、膀胱的情况。
(2)排泄性尿路造影:有助于了解尿路是否通畅。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
(2)鼓励患儿多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
2.抗菌药物治疗
(1)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2)疗程一般为7~14天,病情严重者可延长至21天。
3.对症治疗
(1)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2)腹痛者给予解痉止痛治疗。
五、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尿道口感染。
2.及时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等疾病。
3.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4.增强患儿免疫力,预防感染。
总之,小儿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患儿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