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638次浏览
心室内传导阻滞是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可分为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
心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一般分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按病变部位可分为:
1.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QRS波群时限延长,大于0.12秒;V1、V2导联呈rsR'型,R'波粗钝;V5、V6导联呈qRS或QR型,S波增宽而有切迹,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病因: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容易发生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和冠心病等。
治疗:无明显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有晕厥史、心力衰竭者应考虑起搏治疗。
2.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QRS波群时限延长,大于0.12秒;V5、V6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无q波;I、aVL导联常呈qR波,或R波宽阔;V1、V2导联呈rS或Rs波,S波宽钝。
病因: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
治疗: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左束支传导阻滞如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电轴左偏-45°以上;QRS波群时限正常;Ⅰ、aVL导联呈qR波,Ⅱ、Ⅲ、aVF导联呈rS波,SⅢ>SⅡ。
病因:多为功能性,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治疗:无明显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如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或有明显症状,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4.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电轴右偏+120°;QRS波群时限正常;Ⅱ、Ⅲ、aVF导联呈rS波,Ⅰ、aVL导联呈qR波,SⅢ>SⅡ。
病因:多为器质性病变,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
治疗: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如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或有明显症状,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心室内传导阻滞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室内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