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2592次浏览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母婴和虫媒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多于女性,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和液体疗法,预防关键是灭鼠。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鼠类等传播引起的以损害肾脏为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损害症状。
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
1.呼吸道传播: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等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等可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革螨或恙螨有传播作用。
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地区隐性感染率较高的疫区,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二次感染发病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和液体疗法。预防本病的关键是灭鼠,做好食品、环境、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