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1999次浏览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和虫媒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五期经过,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预防可采取灭鼠、灭螨、疫苗接种等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病原学

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负性单链RNA病毒。根据其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20个以上血清型,但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有5型,即I型汉滩病毒、Ⅱ型汉城病毒、Ⅲ型普马拉病毒、Ⅳ型希望山病毒和Ⅴ型汉城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为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消化道传播: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手及口腔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分泌物而感染。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革螨或恙螨可能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者罕见。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隐性感染率较高,一般在黑线姬鼠为1年1次高峰,姬鼠为1.5年1次高峰。黑线姬鼠主要在农村,林区传播,姬鼠主要在城市传播。本病流行范围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三、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类似于感冒。

2.低血压休克期: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心慌、气短等。

3.少尿期:主要表现为尿少、尿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

4.多尿期:主要表现为尿量增多、口渴、恶心、呕吐等。

5.恢复期:主要表现为体力恢复、精神恢复等。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尿蛋白阳性,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3.血液生化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4.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

5.病原学检查:可取血、尿、便等标本,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汉坦病毒抗原或抗体。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1.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或有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等表现者。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血清汉坦病毒抗体IgM阳性,或双份血清汉坦病毒抗体IgG阳转,或从患者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RNA或抗原。

六、鉴别诊断

1.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全身关节痛等症状与流行性出血热相似,但上呼吸道感染多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卡他症状,无出血和肾损害。

2.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与流行性出血热相似,但急性胃肠炎多有不洁饮食史,无发热和出血倾向。

3.细菌性痢疾: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与流行性出血热相似,但细菌性痢疾多有里急后重感,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

4.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热、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与流行性出血热相似,但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有前驱感染史,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七、治疗

1.发热期: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液体疗法,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中毒症状重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

2.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迅速纠正休克,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利尿,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3.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4.多尿期: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肾功能。

八、预防

1.灭鼠、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可采用各种方法灭鼠,如放置鼠夹、毒饵、粘鼠板等。同时要注意防止鼠类进入室内。

2.灭螨、防螨: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消毒,勤换衣服,勤晒被褥。避免在草地上坐卧,防止螨类叮咬。

3.疫苗接种: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可在流行前1个月接种。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

5.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总之,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防可控。只要我们加强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流行性血热的预防措施?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的疾病,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首先要消除老鼠。可以将杀鼠剂置于家中老鼠经常穿过的隐藏角落,也可以使用鼠笼和粘胶纤维。为了避免流行性出血热,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将食物放入内阁。大鼠使用后,必须使用巴氏杀菌液体对动物进行消毒。大鼠必须吃已经吃过的食物,因为它们位于老鼠的分泌物中。它可能含有造
流行性血热如何预防?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病人可以经过以下几方面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一、平时防止直接接触小型啮齿动物,比如老鼠等。二、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防止接触动物的血液、唾液、粪便。三、病人平时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的做些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建议及时隔离治疗。发热期病人可以经过物理降温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
流行性血热怎么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得了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阶段,病人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注意高热量、高维生素等半流质的饮食,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多喝温盐水。可使用一些免疫药物治疗,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可采取中药调节治疗。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
流行性血热是哪类传染病?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乙类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汉坦病毒感染造成的,经过老鼠的分泌物或者是排泄物传染。感染这种疾病之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包括营养的支持,以及预防出血,保护肾脏功能,退热治疗,营养支持等。
流行性血热对周围人怎样传播?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出血热病毒造成的一种经过老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竭家鼠(家鼠)和黑线姬鼠是出血热主要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有两个发病高峰,即在春季和秋季,3-5月份为主要的发病高峰.染上流行性出血热后,患者初期症状为高热,并在身体一些部位表现出出血点.因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前期
流行性血热怎么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在发热阶段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如果表现出低血压休克的情况,则应及时遵医嘱补充血容量。如果少尿,则可静脉注射利尿剂,如速尿等;多尿时则应补充液体和钾盐。进入恢复期后,密切注意预防并发症,注意卧床休息,多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等半流质食物。加强营养,逐步恢复活动。如果有明显出血者,则应输新鲜血;如果血小
血热老起疙瘩怎么调理?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你好 血热,是指热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邪热入血导致的,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造成血热。可用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 翘来治疗
流行性血热是怎么回事?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导致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传染源,其他动物如犬、猫、家兔、野兔等也可为传染源,我国主要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病毒可经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可从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传播,也可经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还有可能经虫媒传播。广泛流行于欧等许多国家,
流行性血热的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造成的自然流行病,主要由大鼠感染。它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高热病人应进行物理降温,出汗退热药物应慎用,以防出汗后休克。2.液体疗法的重点是根据每个病人的变化特点,维持体内血容量、水、电解质、酸碱和渗透压的平衡,避免低血压休
血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的出血热临床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汉坦病毒造成,鼠类是其主要的传染源。 可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来传播。临床以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严重的病人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因此一旦发现可疑病人,需尽早到医院隔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血热型银屑病的表现
丁旭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血热型银屑病很常见,也就是银屑病在急性期的时候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具体到患者的表现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皮损表现,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这种红斑可以是小的点滴状,数量很多,也可以是斑片状,颜色都比较鲜红,有瘙痒,患者自己搔抓以后会出现很多的出血点,这个都符合中医说的血热、迫血妄行特点,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同时患者还可以有一些全
流行性血热是一种什么病
高杰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汉坦病毒所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异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以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的临床经过可以分为五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的患者可
肾病综合征血热是什么情况
徐少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和胸痛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机体还会出现肾脏损害、蛋白尿、少尿以致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隔离,防止导致更多人被感染。
血热严重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有时严重有时不严重。在我国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为轻中度发热,中毒症状较轻,可无出血点以及其他部位出血,肾损害比较轻,可无休克,也无少尿,一般能较快恢复。流行性出血热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可导致死亡。登革出血热轻重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血热是什么病传染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是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各种出血热临床表现不完全一样,但均还有皮肤黏膜充血、出血,严重的会出现腔道脏器出血,导致死亡。国内的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经过老鼠传播,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热病毒经蚊子叮咬而传播,国外尚有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由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传染。
流行性血热诊断标准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有以下方面:一、有流行性出血热的居住史或旅行史,有接触老鼠的机会。二、临床特征,有发热、头疼、腰疼、眼眶疼、面部、颈部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可有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等。三、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血小板减少、尿蛋白,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阳性,其中,临
免费咨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