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8241次浏览
反流性咽喉炎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痒咳嗽、声音嘶哑、口臭、烧心、反酸等,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妊娠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反流性咽喉炎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咽喉部,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反流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1.咽部异物感:感觉咽部有团块样阻塞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2.咽痒咳嗽:因反流物刺激咽喉部而引起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3.声音嘶哑:反流物刺激喉部黏膜,导致声带水肿或声带小结,引起声音嘶哑。
4.口臭: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导致口气异味。
5.烧心、反酸:为本病的典型症状,常发生于餐后1小时左右。
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
2.胃排空延迟:使胃酸在胃内潴留,增加反流的机会。
3.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糖、辛辣、酸性食物等,可刺激胃酸分泌。
4.吸烟、饮酒: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增加反流的风险。
5.妊娠:女性在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增加反流的发生率。
6.其他因素:如肥胖、精神压力大、某些药物等。
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喉镜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食管pH监测、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方法主要包括:
1.改变生活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戒烟、限酒;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辛辣、酸性食物等。
2.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以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反流性咽喉炎,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4.中医治疗:如中药调理、针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反流性咽喉炎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因此,对于老年人出现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时,应警惕反流性咽喉炎的可能,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