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7640次浏览
膜性肾病二期是一种病理分期(一共四期),处于这类疾病的早中期发展阶段。
当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中出现了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表面足细胞下的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膜弥漫均匀一致性增厚,上皮侧梳齿状“钉突”形成,弥漫分布,电镜下观察提示足突融合,系膜区尚属正常
膜性肾病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属于病理分型的诊断。一般患者常出现上皮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基底膜的增厚,导致患者的足细胞损伤。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
膜性肾病二期是指出现了免疫复合物在足突下的沉积,此时患者足突细胞的损伤程度较轻,治疗效果较好。若即使治疗,可能能纠正基底膜增厚和足突细胞的改变。
需要注意,出现膜性肾病,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处于膜性肾病二期的病人,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