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5905次浏览
外阴萎缩主要由卵巢功能减退、免疫因素、物理因素、其他因素及药物导致,表现为外阴皮肤及黏膜变薄、干燥、弹性下降等,应及时就医并注意个人卫生。
外阴萎缩多发生于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女性,也可见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有卵巢早衰家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等人群。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功能减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外阴皮肤及黏膜变薄、干燥、弹性下降,进而出现萎缩。
2.免疫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外阴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进而导致外阴萎缩。
3.物理因素:反复搔抓、摩擦外阴,或长期使用碱性肥皂、清洁剂清洗外阴,可导致外阴皮肤黏膜受损,进而出现萎缩。
4.其他:遗传因素、感染、放疗、化疗等也可能导致外阴萎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镇静药等,也可能导致外阴萎缩。如果出现外阴萎缩,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