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683次浏览
诊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外周血涂片可见异形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或EBV抗体检测阳性等。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以下是具体的诊断步骤:
1.临床表现:
发热:常见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持续1-2周。
咽峡炎: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灰白色渗出物。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直径1-3cm,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
肝脾肿大: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皮疹:部分患儿可出现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可自行消退。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20)×10⁹/L,其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可达0.5-0.9。
异形淋巴细胞:外周血涂片可见异形淋巴细胞,一般在10%以上。
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可达80%以上。
EBV抗体检测:可检测出EBV特异性抗体,如EBV-VCAIgM、EBV-EAIgG等。
3.其他辅助检查:
骨髓象: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可见异形淋巴细胞。
肝功能检查:可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心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出现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
综上所述,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外周血涂片可见异形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或EBV抗体检测阳性,即可诊断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传染性肝炎等。同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AIDS患儿,EBV感染后可能不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