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665次浏览
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主要病因包括:急性前脱位治疗不当、复发性脱位、陈旧性脱位、翼外肌功能亢进、长期翼外肌痉挛、急性前脱位后未予适当治疗、长期偏侧咀嚼、咬合关系异常、外伤、疾病等。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以下是关于颞下颌关节脱位病因的相关介绍:
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主要病因包括:
1.急性前脱位:
翼外肌功能亢进:咀嚼肌群的反射性痉挛以及关节韧带、关节囊松弛,常可导致前脱位。
急性前脱位治疗不当:如复位后未限制下颌运动、未及时治疗、复位后又遭受外力等,都可能导致习惯性脱位。
2.复发性脱位:
急性前脱位后未予适当治疗,如未限制下颌运动、未及时复位等,可导致复发性脱位。
长期翼外肌痉挛:可导致开口度过大,髁突撞击关节结节后外侧而发生复发性脱位。
3.陈旧性脱位:
急性前脱位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脱位时间较长,关节囊、韧带等结构发生挛缩,难以复位。
关节结构破坏:如髁突骨折、髁突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结构异常,容易发生脱位。
此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颞下颌关节脱位的风险: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囊、韧带等结构逐渐松弛,容易发生脱位。
2.咬合关系异常:如深覆合、咬合干扰等,可能导致下颌运动异常,增加脱位的风险。
3.外伤:下颌受到外力撞击、打击等,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脱位。
4.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侵犯颞下颌关节,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和脱位。
5.长期偏侧咀嚼:长期使用一侧咀嚼,可能导致咀嚼肌群功能不协调,增加脱位的风险。
对于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复位后固定、药物治疗等。同时,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张口、咬硬物等,以减少脱位的发生。
总之,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急性前脱位治疗不当、复发性脱位、陈旧性脱位等。了解病因对于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出现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