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1616次浏览
肋软骨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封闭和手术治疗。
肋软骨炎多侵犯第2~4肋软骨,以第2肋软骨最常见,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劳损、损伤、病毒感染、肋软骨营养障碍等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肋软骨区肿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甚至影响呼吸。那么,肋软骨炎如何诊断与治疗呢?
诊断:
症状:肋软骨炎的主要症状是肋软骨区肿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甚至影响呼吸。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或刺痛,可因深呼吸、咳嗽、上肢活动或劳累而加重。
体征:肋软骨炎患者可在肋软骨区触及肿大的肋软骨,局部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改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一般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帮助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可佩戴胸围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活血化瘀的中药等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局部封闭:如果疼痛剧烈,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
手术治疗:如果肋软骨炎形成脓肿或瘘管,可进行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肋软骨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