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178次浏览
新生儿脐炎是由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导致的脐部感染引起,轻者表现为脐部有少量分泌物,脐周皮肤红肿,重者脐部红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甚至可引起腹膜炎、败血症等,治疗方法包括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清洗脐部,再用75%乙醇消毒,重者还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引流,预防措施包括断脐时严格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污染、不要搔抓或摩擦脐部等。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多由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导致的脐部感染引起,以下是关于新生儿脐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断脐时消毒不严、残留脐带被污染,或出生后脐部被尿液、粪便污染,均可导致脐部感染。
脐部损伤:搔抓或摩擦脐部、脐尿管瘘或脐卵黄管瘘等,可导致脐部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细菌。
2.症状:
轻者:仅表现为脐部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脐周皮肤稍有红肿。
重者:脐部红肿明显,或形成脓肿,可有脓性分泌物从脐窝溢出,周围皮肤发红、肿胀。
若感染扩散,可引起腹膜炎、败血症等,危及新生儿生命。
3.治疗方法:
轻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清洗脐部,再用75%乙醇消毒,每日2-3次。
重者:除了上述处理外,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引流。
4.预防措施:
断脐时严格消毒。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污染。
不要随意搔抓或摩擦脐部。
如有感染,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脐炎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新手父母应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