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6832次浏览
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出血热的主要症状包括:
1.发热:体温可达39℃-40℃,主要是由于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
2.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症状由病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引起。
3.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主要是由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及出血有关。
4.皮肤黏膜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潮红,酒醉貌,重者似酒醉貌,有黏膜充血、出血点。眼结膜充血,水肿。腋下、前胸、后背皮肤有搔抓样、条索样出血点。
5.出血:主要是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皮肤、黏膜、腔道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6.低血压休克:主要是由于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7.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出血热,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症状。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孕妇感染出血热后,病情多较重,且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因此,孕妇应特别注意预防出血热,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防止感染。
老年人感染出血热后,病情也多较重,且常并发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导致预后不良。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总之,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预防,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