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6171次浏览
中医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化湿邪利小便为主。
胆汁淤积性肝病,归属于中医“黄疸”范畴。现常见黄疸的辨证分型仅局限于阳黄和阴黄,其病机多由湿邪阻滞中焦,气机失调,胆汁不循常道所致;治疗常以化湿邪利小便为大法。运用中药治疗尤须辨证论治,对于黄疸“阳黄”,治疗当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临床常用药有茵陈蒿栀子大黄黄柏藿香白蔻仁黄芩连翘柴胡金钱草鸡内金茯苓等;对于黄疸“阴黄”,治疗当以温中健脾利湿退黄为主,临床常用药有附子干姜黄芪生姜茵陈蒿白术茯苓泽泻等。除中药外,针刺治疗黄疸收效甚广,基本取穴有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阴黄者可酌情配合使用温针灸。其他治疗方法有耳针,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注射等,耳穴基本穴位:肝胆脾胃等,穴位注射可按针刺基本取穴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或维生素B??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