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5686次浏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三种,主要症状为耳内流脓、听力下降,治疗以手术为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耳部清洁。
根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单纯型:病变主要位于鼓室黏膜,一般无中耳结构的破坏。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迁延不愈或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所致。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耳流脓,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无臭味。可有听力下降,但一般不重。检查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黏膜潮湿。
2.骨疡型:病变多位于中耳黏膜和骨组织,可导致中耳传音结构破坏。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或因乳突气化不良使病变持续发展所致。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可伴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检查见鼓膜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3.胆脂瘤型: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中耳腔生长堆积,不断脱落并形成囊袋,其内充满脱落的上皮、角化物及胆固醇结晶,故称为胆脂瘤。其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囊性结构。此型中耳炎可破坏周围骨质,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胆脂瘤型中耳炎多为后天因素所致,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不同。主要症状为耳内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恶臭,听力损失可轻可重。检查见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奇臭。CT可显示中耳乳突有骨质破坏。
以上三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同时结合全身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此外,对于儿童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听力。
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避免频繁挖耳。同时,应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防止中耳炎反复发作。如果出现耳痛、耳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