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8150次浏览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症状是左向右分流导致的喂养困难、气急、乏力、反复肺部感染等,诊断依靠超声心动图,治疗方法包括介入封堵术和外科修补术,预后取决于缺损的大小、部位等,预防主要是做好孕期保健。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并存。根据缺损的部位,室间隔缺损可分为膜周部、漏斗部和肌部缺损,其中膜周部缺损最常见。
室间隔缺损的主要症状包括:
1.缺损小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2.缺损较大的患者会出现喂养困难、多汗、气急、乏力、反复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压力高于左心室,出现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从而出现发绀。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室间隔的结构和缺损的部位、大小,并可评估心室功能和肺动脉压力。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
1.介入封堵术:适用于缺损直径小于5mm、无明显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向右分流束较小的患者。
2.外科修补术:适用于缺损直径较大、有明显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或介入封堵术后残余分流的患者。
室间隔缺损的预后取决于缺损的大小、部位、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缺损较小、无明显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好,缺损较大、有明显症状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者预后较差。
室间隔缺损的预防主要是做好孕期保健,避免接触致畸物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畸形。
总之,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