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6974次浏览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妇科手术后感染、月经期不注意卫生和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因素引起,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主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及时治疗急性盆腔炎、注意经期卫生和增强体质,以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急性发作。以下是关于慢性盆腔炎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有哪些?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患者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
妇科手术后感染: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
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
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最常见的是发生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女性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时间较长者,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
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3.如何诊断慢性盆腔炎?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的盆腔炎病史、妇科手术史、分娩史等。
症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如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性交痛等。
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盆腔内的情况,如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附件区是否有压痛、增厚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盆腔内的结构变化,如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等。
其他检查:如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的情况,对诊断慢性盆腔炎有重要意义。
4.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可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输卵管积水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等。
5.慢性盆腔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盆浴。
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卫生。
及时治疗急性盆腔炎:一旦发现急性盆腔炎,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间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性生活。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6.慢性盆腔炎会影响生育吗?
慢性盆腔炎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使卵子无法与精子相遇,从而影响受孕。
盆腔炎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等,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即使受孕成功,慢性盆腔炎也可能增加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7.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游泳等,增强体质。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情的变化。
总之,慢性盆腔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有慢性盆腔炎相关的问题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