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6405次浏览
当出现尿量改变、尿液颜色异常、水肿、腰痛、恶心呕吐、疲劳乏力、高血压、皮疹等症状,且正在服用药物时,可能是药物肾损伤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老年人、患有基础肾脏疾病的人、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人、过敏体质的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的人更容易发生药物肾损伤。为了减少药物肾损伤的发生,应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定期检查肾功能、避免肾毒性药物、注意饮食和水分摄入。
根据药物肾损伤的症状,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是药物肾损伤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1.尿量改变:无尿或少尿,或尿量增多。
2.尿液颜色异常:尿液变红、变黑、变棕或出现泡沫。
3.水肿:尤其是双下肢或眼睑水肿。
4.腰痛: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
5.恶心、呕吐:常伴有食欲不振。
6.疲劳、乏力:无明显诱因出现的全身不适。
7.高血压: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压升高。
8.皮疹: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或瘀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不一定都由药物肾损伤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但如果正在服用药物,且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此外,以下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肾损伤:
1.老年人:肾脏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
2.患有基础肾脏疾病的人: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人: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肾损伤的风险。
4.过敏体质的人:对某些药物可能过敏,导致肾损伤。
5.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的人: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等。
为了减少药物肾损伤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使用多种药物,应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定期检查肾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基础肾脏疾病的人或需要长期用药的人。
4.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尽量避免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注意饮食和水分摄入: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
总之,药物肾损伤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通过合理用药、定期检查和注意饮食等措施,可以减少药物肾损伤的发生。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