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6543次浏览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主要由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良、疾病、精神、药物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等,对生长发育等有不同程度影响。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喂养不当:家长喂养方法不当,如不定时、过饥过饱、滥用保健品等,均可导致厌食。
2.饮食习惯不良:小儿自幼养成的饮食习惯不良,如饭前吃零食、喝饮料,或家长过分强调高糖、高蛋白饮食,均可使食欲下降。
3.疾病因素:小儿患某些疾病后,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如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佝偻病等,均可导致厌食。
4.精神因素:小儿情绪变化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厌食。如家长对小儿期望过高、过分强调成绩,均可导致小儿情绪紧张、焦虑,从而引起厌食。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红霉素、氨苄西林等,可导致胃肠不适,引起厌食。
总之,小儿厌食症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应注意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少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如小儿厌食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