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7220次浏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痛、慢性盆腔痛和不孕等。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经血逆流、医源性种植、淋巴及静脉播散、体腔上皮化生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检查和血清CA125测定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其他治疗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怀孕,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经期性生活、注意经期卫生、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和怀孕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运动和定期复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以下是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症状?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多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
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
性交痛:性交时出现深部性交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之一。
慢性盆腔痛:在月经前后或性交时出现下腹部、腰骶部及盆腔中部疼痛,可忍受,常持续数天。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从而引起不孕。
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是什么?
经血逆流:月经期,经血可通过输卵管倒流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和盆腔腹膜上。
医源性种植: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可将子宫内膜碎片带入盆腔。
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系统或静脉播散到远离盆腔的部位。
体腔上皮化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发生在脐部、腹部手术切口、会阴侧切等部位,可能与体腔上皮化生有关。
3.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痛经等症状,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检查:通过三合诊或肛诊,可触及盆腔内的结节或肿块,有助于诊断。
B超检查:可了解盆腔内的情况,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病等。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并进行活检。
血清CA125测定:CA125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诊断指标,但不是特异性的。
4.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病情较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孕激素、口服避孕药、GnRH激动剂等。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保守性手术主要是切除病灶,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手术则是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适用于病情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栓塞、射频消融等方法,破坏异位内膜组织。
其他治疗:如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5.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怀孕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怀孕,其主要原因包括:
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
卵巢功能异常: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影响卵巢的功能,导致排卵障碍。
免疫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免疫异常,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避免经期性生活:经期性生活可增加经血逆流的机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注意经期卫生: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及时治疗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可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怀孕:怀孕可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
7.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运动: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理。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