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4077次浏览
小儿肠炎的护理诊断包括腹泻、呕吐、发热、水及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皮肤完整性受损和潜在并发症,护理重点是补充水及电解质、保持皮肤清洁、给予易消化及营养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并遵医嘱用药。
小儿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护理诊断应包括:
1.腹泻:与肠道感染或炎症有关。
2.呕吐:与肠道炎症和病原体刺激有关。
3.发热: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4.水、电解质紊乱: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和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6.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频繁腹泻导致臀部皮肤长期受刺激有关。
7.潜在并发症: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
原因:
1.腹泻和呕吐是小儿肠炎的主要症状,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如不及时补充,可能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发热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长期发热可能会影响小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
3.皮肤完整性受损是由于频繁腹泻导致臀部皮肤长期受刺激,容易出现尿布疹等皮肤问题。
4.小儿肠炎可能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引起营养失调。
5.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可能会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引发酸中毒等并发症。
延伸内容:
1.对于腹泻和呕吐严重的患儿,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2.注意保持患儿臀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
3.给予患儿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汤、面条、鸡蛋等,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
4.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5.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抗生素、止泻药等,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关键信息:小儿肠炎的护理诊断包括腹泻、呕吐、发热、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皮肤完整性受损和潜在并发症。护理重点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皮肤清洁,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