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743次浏览
新生儿鹅口疮一般不能自愈,需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新生儿鹅口疮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及时治疗。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发生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口腔、皮肤、肠道等部位寄生,如果菌群失调,就会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感染。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
鹅口疮的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不易擦去,强行擦拭后会露出出血的创面。如果不及时治疗,鹅口疮会逐渐扩大,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等部位,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治疗鹅口疮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缓解症状。同时,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以免加重菌群失调。
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鹅口疮后更容易引起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如果家长发现新生儿口腔内有白色斑膜,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新生儿鹅口疮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及时治疗。家长应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口腔卫生,避免感染白色念珠菌。如果发现新生儿口腔内有异常,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