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3383次浏览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可因接触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物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感染。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不易擦去的白色斑块,患儿会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更容易患病。得了鹅口疮,口腔内会出现白色斑块,这些斑块不易擦去,强行擦拭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有溢血,患儿会因此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指甲等部位寄生,如果平时不注意卫生,接触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物品,就可能会感染鹅口疮。此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免疫功能低下等也是导致鹅口疮的原因。
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要注意口腔卫生,喂奶前后要清洗乳头,奶瓶、奶嘴要定期消毒。如果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白色斑块,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使用不洁的餐具和食物。
对于成年人,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或者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也可能会感染鹅口疮。如果出现口腔内疼痛、烧灼感、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总之,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进食和生长发育。因此,如果发现宝宝有鹅口疮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