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9273次浏览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包括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术和Oddi括约肌成形术。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可吐出蛔虫。部分患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甚至黄疸。检查时可发现剑突下或右上腹有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那么,胆道蛔虫病应该如何治疗呢?
1.非手术治疗
(1)解痉止痛: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可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
(2)利胆驱虫:乌梅丸、胆道排虫汤等中药可驱虫,使蛔虫退出胆道。
(3)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
2.手术治疗
(1)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术:适用于并发胆道梗阻、胆管炎、胆囊积液等严重情况的患者。
(2)Oddi括约肌成形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胆道狭窄的患者,可采用该手术方式。
对于胆道蛔虫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蛔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胆道蛔虫病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如出现病情加重、高热、黄疸等症状,应及时手术治疗。孕妇胆道蛔虫病应尽可能保守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在手术治疗同时给予保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