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8188次浏览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好发于1-7岁儿童,夏秋季高发,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心肌炎等,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一、问题回答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好发于1-7岁儿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由于口腔内的疱疹和溃疡会引起疼痛,患儿可能会出现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心肌炎等。
二、相关信息补充
1.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诊断。但需要与手足口病、溃疡性口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2.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以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喷喉,缓解咽痛症状。如果患儿出现高热,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处理。如果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排除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可能。
3.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儿,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要进行消毒。
三、关键信息提取
1.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儿童感染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好发于1-7岁儿童。
2.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等症状。
3.少数患儿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4.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5.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