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481次浏览
核黄疸是胆红素脑病,多发生在出生后2-7天的早产儿,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黄疸加重、吸吮无力、哭声异常、体温异常、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胆红素测定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核黄疸是新生儿时期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若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就会导致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变性,出现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手足不灵活、身体扭转、眼球上转困难、牙釉质发育不全等症状,这被称为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多发生在出生后2~7天,早产儿则更容易发生。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家长需要高度警惕:
1.精神状态不佳: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
2.黄疸加重:宝宝的皮肤和黏膜发黄的情况会加重,且颜色呈现出金黄色。
3.吸吮无力:宝宝可能会出现吃奶无力、呛奶等情况。
4.哭声异常:宝宝的哭声可能会变得尖直或高调。
5.体温异常:宝宝的体温可能会升高或降低。
6.抽搐: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抽搐、痉挛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其就医,进行胆红素测定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核黄疸,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核黄疸的预后与黄疸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早晚等因素有关。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部分患儿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就医。同时,要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