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4438次浏览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包括上腹部钻顶样剧烈疼痛、恶心呕吐、Murphy征阴性、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B型超声、ERCP、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粪便中找到蛔虫卵可确诊。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诊断依据:
1.症状:患者常有上腹部钻顶样剧烈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可吐出蛔虫。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
2.体征:腹部可有压痛,无腹肌紧张,Murphy征阴性。少数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肝功能:部分患者可有胆红素、转氨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可显示胆道内有蛔虫影,或发现胆道扩张、胆管内有蛔虫。
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发现蛔虫或胆道梗阻。
CT:有助于发现胆道蛔虫病的并发症。
4.病原学检查:粪便中找到蛔虫卵可确诊。
需要注意的是,胆道蛔虫病的诊断有时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症状不典型或蛔虫未排出体外时。对于疑似病例,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诊断不明确时,可考虑进行驱虫治疗或手术治疗。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和曾经有胆道蛔虫病病史的患者,应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避免食入不洁食物等。
总之,胆道蛔虫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