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333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对症状和体征的高度警惕,以及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热、肢体疼痛需高度怀疑本病并及时就医。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对症状和体征的高度警惕,以及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症状:
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疼痛:患肢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活动时加剧,可有局部深压痛。
红肿:受累部位皮肤可出现红肿,皮温升高。
功能障碍: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肢活动受限。
2.体征:
局部压痛:在病变部位有明显的压痛。
纵向叩击痛:叩击患肢时,可引起疼痛。
肌肉萎缩:长期患病可导致患肢肌肉萎缩。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血培养:有条件时应进行血培养,可明确病原菌。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升高,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4.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一般在发病后2周左右才出现骨质改变。
核素骨扫描:可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对骨髓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热、肢体疼痛,应高度怀疑本病,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早期明确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信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对症状和体征的高度警惕,以及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热、肢体疼痛,应高度怀疑本病,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