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5680次浏览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需注意观察手指感觉、运动和皮肤颜色,拆除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预防并发症,特殊人群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肘内翻畸形、Volkmann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影响肘关节功能。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一些建议。
一、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外固定
(1)适用范围: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2)治疗过程:医生先进行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关节固定在功能位。一般固定3~4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3)优点: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患儿损伤小,费用较低。
2.手术复位+内固定
(1)适用范围:骨折端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2)治疗过程:手术中,医生会在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并使用钢针、钢板、螺钉等固定。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3)优点:手术复位可以更准确地恢复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二、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手指的感觉、运动和皮肤颜色,如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皮肤发紫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2.拆除固定后,需要进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如屈伸活动、旋转活动等,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3.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康复训练和进一步治疗。
4.注意饮食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
三、并发症的处理
1.肘内翻畸形
(1)原因:多由于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牢固、过早进行功能锻炼等原因导致。
(2)处理:如果肘内翻畸形较轻,不影响肘关节功能,可不予处理;如果肘内翻畸形严重,影响肘关节功能,可在骨折愈合后进行截骨矫形手术。
2.Volkmann缺血性挛缩
(1)原因:多由于骨折端的压迫或肿胀导致肱动脉受压,引起前臂肌肉缺血、坏死。
(2)处理:一旦发生Volkmann缺血性挛缩,应立即拆除外固定,适当抬高患肢,给予脱水、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如果肌肉坏死,需要进行清创、植皮或皮瓣移植等手术。
四、特殊人群的治疗
1.婴幼儿
(1)治疗方法:由于婴幼儿的肱骨髁上骨折有自愈的可能,因此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固定期间需密切观察手指的感觉、运动和皮肤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注意事项: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患儿的舒适体位,避免压迫患侧上肢。
2.老年人
(1)治疗方法: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肱骨髁上骨折后容易出现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保守治疗。如果骨折端移位明显,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要手术治疗。
(2)注意事项:治疗期间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后要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关节僵硬。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需要注意固定期间的护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预防。对于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