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9590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以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为多见,其次为肱骨与桡骨。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以下是关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部位的相关解答:
1.好发部位:儿童长骨的干骺端,以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为多见,其次为肱骨与桡骨。
胫骨上段:胫骨上段的骨膜由胫骨滋养动脉从骨干至骺端供应,在骨干骺端1cm范围内,有来自胫前与胫后动脉的分支吻合形成血管网,此处血流缓慢,有利于细菌的沉积和繁殖。
股骨下段:股骨滋养动脉在股骨颈基底部进入股骨头,然后分出许多小支至股骨头和股骨颈,在股骨干骺端形成动脉吻合网,这些血管网血流缓慢,且局部抵抗力低,有利于细菌的停留和繁殖。
肱骨与桡骨:肱骨与桡骨的干骺端也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这可能与这些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和解剖结构有关。
2.其他相关信息:
感染途径:细菌通过血行感染到达骨组织,常见的感染源包括疖、痈、扁桃体炎、中耳炎等。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患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早期局部体征不明显,后期可有局部压痛、脓肿形成。
诊断方法:包括血常规、血培养、X线、CT等检查,必要时可行骨髓穿刺活检。
治疗方法: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同时注意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处理感染病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总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