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3069次浏览
中医认为,牙龈萎缩与胃火上炎、肾阴不足、气血亏虚等有关,治疗时应辨证论治,同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牙龈萎缩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胃火上炎、肾阴不足、气血亏虚等原因导致牙龈失去滋养而发生萎缩。以下是中医对牙龈萎缩的具体看法:
1.胃火上炎:如果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腻食物,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积热化火,胃火循经上蒸,而灼伤牙龈,导致牙龈红肿、萎缩。
2.肾阴不足: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如果肾阴不足,不能上濡牙龈,则会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
3.气血亏虚:如果长期久病,或失血过多,会导致气血亏虚,牙龈失养,从而出现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等症状。
4.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中医还认为牙龈萎缩与外感六淫、情志不遂、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总之,中医认为牙龈萎缩的发生与胃火上炎、肾阴不足、气血亏虚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采用清热泻火、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中医还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建议保持口腔卫生,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牙龈萎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严重的牙龈萎缩,可能需要结合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