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1
3676次浏览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气溶胶传播,成人和健康儿童也可携带病毒。其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主要症状为腹泻、发热、呕吐、腹痛等,多数患儿伴有脱水。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做好个人卫生等,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性腹泻每年可导致全球数百万儿童死亡。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传播。成人和健康儿童也可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相关内容。
轮状病毒肠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少数高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部分患儿可有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年长儿及成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症状多较轻。
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轮状病毒肠炎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秋冬寒冷季节,可在医院、托幼机构、社区等场所引起暴发流行。婴幼儿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成人则多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少数高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部分患儿可有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年长儿及成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症状多较轻。
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对于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可以口服补液盐进行纠正;对于中、重度脱水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治疗。同时,要注意维持患儿的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和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
轮状病毒肠炎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加强卫生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做好个人卫生等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感染的发生。此外,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肠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轮状病毒疫苗主要有单价疫苗和五价疫苗两种,适用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
总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危害较大。家长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认识,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