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7304次浏览
脐肉芽肿是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刺激或感染,或脐尿管未完全闭锁导致的息肉样增生物,表现为樱红色肿物,突出于皮肤,湿润有脓血性分泌物,可伴有出血。治疗方法包括硝酸银烧灼和手术切除。治疗期间需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脐肉芽肿是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刺激或感染,形成的息肉样增生物,也可能是由于脐尿管未完全闭锁导致的。一般为樱红色肿物,突出于皮肤,大小为0.5-1cm,也有达数厘米的。表面湿润、有脓血性分泌物,可伴有出血。
病因: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刺激或感染,或脐尿管未完全闭锁。
症状:一般为樱红色肿物,突出于皮肤,大小为0.5-1cm,也有达数厘米的。表面湿润、有脓血性分泌物,可伴有出血。
治疗:
硝酸银烧灼:对于较小的脐肉芽肿,可以用硝酸银烧灼。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脐肉芽肿,或者硝酸银烧灼无效的,可以手术切除。
注意事项: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天用酒精或碘伏消毒脐部,避免尿液污染。
避免摩擦: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避免摩擦脐部。
及时就医:如果脐部出现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