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5808次浏览
G6PD缺乏症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因G6PD基因突变所致,南方地区发生率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以儿童多见,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去除诱因、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抢救治疗。
蚕豆病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因G6PD基因突变所致。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患儿于进食蚕豆后1-3天内出现面色苍黄、浓茶色或酱油色尿,巩膜黄染,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脾肿大、黄疸,尿呈茶色或酱油色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色极度苍白、全身衰竭、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若不及时抢救,可于1-2天内死亡。
G6PD缺乏症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率较高,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发生率较高,北方地区相对较低。G6PD缺乏症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尤以儿童多见,尤以5岁以下儿童最为常见,占总病例数的70%左右。G6PD缺乏症患儿的父母通常为表型正常的杂合子,父母双方均有G6PD缺乏基因时,子女才有可能发病。
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去除诱因:避免食用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避免服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药、抗疟疾药等。
2.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贫血严重者可输注红细胞。
3.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给予退黄、保肝、碱化尿液等治疗。
4.抢救治疗:对于出现急性溶血危象的患儿,应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输血等。
总之,G6PD缺乏症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对于有G6PD缺乏症家族史的夫妇,在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避免生育G6PD缺乏症患儿。对于已经确诊为G6PD缺乏症的患儿,应避免食用蚕豆及接触蚕豆花粉,避免服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定期监测血常规,一旦出现溶血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