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3588次浏览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主要有耳部、鼻部、呼吸道、“腺样体面容”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加强锻炼、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对于反复发作者,可在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一、问题回答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其症状主要包括:
1.耳部症状:由于扁桃体肥大及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积聚,使咽鼓管咽口受阻,可并发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耳闷。
2.鼻部症状:扁桃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患儿有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流涎、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症状:多发生于儿童,炎症可向周围扩散,波及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向下发展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
4.“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孩子面骨发育,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消失,面部表情呆板,即成所谓“腺样体面容”。
5.全身症状:主要为慢性中毒症状及神经反向症状。表现为营养发育不良、鸡胸、贫血、消瘦、低热等,并有腺样体肥大的相应症状。
6.扁桃体角化症:多发生于扁桃体上隐窝中,呈白色尖形砂粒样物,常有咽痛,异物感,常发生口臭。
7.扁桃体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儿童扁桃体恶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多单侧发病,扁桃体肿大进行性增大,质硬,吞咽时疼痛,可引起同侧耳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二、相关信息补充
1.病因:
由于小儿免疫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发生感染,当扁桃体遭受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若小儿患有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继发扁桃体炎,这是导致扁桃体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鼻腔或鼻窦感染也可并发扁桃体炎。
此外,扁桃体炎还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
2.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扁桃体炎发作的次数、发热的程度、扁桃体的大小、打鼾的严重程度等。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扁桃体的大小、形状、表面是否有分泌物、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等。
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了解感染的情况。
对于怀疑有其他并发症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喉镜检查、耳部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
3.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口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对于高热、头痛等症状明显的患儿,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漱口、含片含服等,以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者,可在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4.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三、关键信息提取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耳部、鼻部、呼吸道、“腺样体面容”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加强锻炼、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对于反复发作者,可在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