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1732次浏览
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青年及中年女性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剧痛,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甲亢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沉增速、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血清T3、T4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
根据有关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内容,以下是一篇严肃医疗原创精编的
1.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什么?
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青年及中年女性多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
典型的表现为甲状腺剧痛,通常疼痛开始于一侧甲状腺的一边,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和耳根及颌部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
起病初期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甲亢症状。
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修复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功能减退水平,临床上也可出现甲减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速,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血清T3、T4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
2.病因
病毒感染:可引发甲状腺炎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自身免疫:部分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
遗传因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诊断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甲状腺功能等情况,并进行甲状腺触诊,以了解甲状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血清T3、T4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超声:可显示甲状腺肿大,回声减低,不均匀,血流丰富等改变。
其他检查:如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给予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
对症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果出现甲减症状,可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疼痛剧烈、发热明显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5.预后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在数周至数月内自行缓解。
少数患者可因病情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甲状腺炎,或因治疗不当而导致永久性甲减。
6.注意事项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综上所述,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