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005次浏览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发。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等综合判断,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感染后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多发。6个月以内的婴儿和梭状杆菌样芽孢杆菌感染者较少见。由于症状的不典型性,猩红热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以下是猩红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猩红热的诊断:
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咽拭子涂片或培养可发现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并发症: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2.猩红热的鉴别诊断:
其他感染性疾病:
麻疹: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为红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颈部开始自上而下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糠麸样脱屑及色素沉着。
风疹: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皮疹消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药疹:有服药史,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停药后皮疹可消退。
非感染性疾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热5天以上,伴球结合膜充血、草莓舌、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多形性红斑、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增加,C反应蛋白及血沉增快,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状动脉瘤。
综上所述,猩红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等综合判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对于疑似猩红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儿童:猩红热多见于儿童,尤其是5~15岁的儿童。儿童患者在感染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多喝水,多休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孕妇:孕妇感染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周和孕期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猩红热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因此,老年人在感染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并注意休息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