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6628次浏览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足月儿和早产儿临床表现不同,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其发生率为1%~3%,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当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后,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如果未及时治疗,细菌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患儿日龄有关,足月儿和早产儿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足月儿常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吃奶减少或拒奶、哭声减弱、黄疸加深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前囟隆起等症状。早产儿症状多不典型,表现为反应差、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等。
如果怀疑宝宝患有化脓性脑膜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腰椎穿刺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通常为10~14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胎膜早破、母亲有感染、出生时有窒息史等,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