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2551次浏览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5岁小儿多见。其临床特征为鼻、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白喉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预防主要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喉部、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和浅表部。其临床特征为鼻、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白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5岁小儿多见。白喉杆菌通常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飞沫或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传播。此外,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白喉的症状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重者则会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症状。假膜可迅速蔓延至喉部、气管、支气管,甚至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窒息。
白喉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接触史,进行口腔、喉部的检查,观察是否有假膜形成。实验室检查包括涂片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白喉毒素中和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白喉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抗菌治疗: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可抑制白喉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3.对症治疗:高热时给予退热治疗,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4.并发症治疗:对于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营养心肌、康复训练等。
白喉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直至症状消失后2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食具、毛巾等。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白喉疫苗是预防白喉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照计划进行疫苗接种,成人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强接种。
总之,白喉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和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