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9584次浏览
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增生。鼻咽部及其毗邻部位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若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者,才称腺样体肥大。以下是关于腺样体肥大诊断的相关内容:
1.临床症状
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常引起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2.检查方法
前鼻镜检查:注意鼻咽部有无表面光滑、柔软的新生物,必要时行鼻咽侧位片或CT检查。
间接鼻咽镜检查:是腺样体肥大的常用检查方法。
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全面了解鼻咽部情况,有助于诊断腺样体肥大及其他鼻咽部疾病。
鼻咽部触诊:用于诊断腺样体是否肥大。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
3.诊断标准
症状:有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
检查:鼻咽部检查见腺样体肥大。
影像学检查:X线鼻咽侧位片、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4.鉴别诊断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肥大也可引起鼻塞、打鼾等症状,但扁桃体位于口咽部,通过口咽部检查可鉴别。
鼻腔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也可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需通过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其他:如鼻咽部肿瘤等也需排除,可行鼻咽部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
5.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包括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改善鼻塞症状。同时,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手术方法主要为腺样体切除术,可在鼻内镜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6.注意事项
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
手术后患儿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
总之,腺样体肥大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症状、检查结果等因素。对于症状明显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患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