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3174次浏览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骨骼感染性疾病,通常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或延误治疗发展而来。其特点是病程长、病情反复,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困扰。
以下是关于慢性骨髓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感染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直接感染或创伤后感染等途径进入骨骼。
2.症状:
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皮肤发红、流脓等。
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可能减轻。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慢性骨髓炎。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可以帮助确定骨髓炎的范围和程度。
4.治疗: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包括清创、引流、植骨等,以清除感染组织和促进愈合。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5.预防:
及时治疗急性骨髓炎,避免病情延误。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受伤,特别是开放性骨折。
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要加强预防措施。
慢性骨髓炎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个人护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