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3402次浏览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肺源性心脏病发展到晚期,往往会累及大脑,出现肺性脑病,这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那么,肺性脑病是怎么回事呢?
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当人体缺氧时,会导致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从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也会影响脑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导致脑功能障碍。
此外,肺心病患者往往存在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加重缺氧和酸中毒,从而促进肺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
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嗜睡、昏迷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抑制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肺性脑病的治疗,首先要积极治疗肺心病,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同时,给予脱水、利尿剂等减轻脑水肿,使用脑细胞营养药物等促进脑功能恢复。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肺心病患者,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非常重要。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因,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肺性脑病是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患者和家属应重视肺心病的治疗和管理,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以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