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6172次浏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黏液、浆-黏液,其病因主要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其主要症状有:
1.听力下降:可表现为传音性聋,自听增强,吞咽时耳内有回声。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多表现为耳内闭塞感。
3.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调间歇性耳鸣,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耳闷:耳闷胀感或堵塞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
5.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等。
3.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可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
4.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有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听力发育。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内进水,避免用力擤鼻。同时,应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