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8256次浏览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1.接触传播:被带病毒鼠类的血液、唾液、尿液及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接触皮肤或黏膜伤口而感染。
2.呼吸道传播: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革螨和恙螨可能作为出血热病毒的传播媒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别的出血热传播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此外,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出血热。
对于易感染人群,如接触过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的人、生活在疫区的人等,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被鼠类咬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总之,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